“有印象,这人很低调,校长也非常器重,帮着制定了很多战略,他早年间受过伤,要不然上阵打仗也是把好手,听说我们离开长沙后,他大儿子就战死在长沙会战,你怎么提到他了?”
沈最解释道:“就是觉得另一个主角,就这个江立民的大哥江立中有点像魏长官,我跟魏长官的弟弟魏三儿还是好朋友呢,不过那小子好像是死在魔都了,听说是共党特工燕双鹰干掉的,可惜了,挺好的一个小兄弟。”
沈最翻到的这段剧情是中山舰事件的后续影响,恰好是黄埔四期刚入学时,所以提到了唐生明。
唐生明干脆接着这里看了下去,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很猛的那位彪子,正是他的同学。
看到这些人出现在小说里,不得不感慨作者资料之详实,每一位老同学的言谈举止都很贴合本人,让唐生明仿佛回到了1926年入学时,真是怀念啊,自己逝去的青春。
突然,看到一个名字,唐生明乐了:“小沈,快去请小表弟,请他一起看看这故事。”
他说的小表弟是功德林三大刺头之一的文小强,也是黄埔四期的,还是班长呢,他的身份特殊,经历也相当坎坷。
他是文天祥23世孙,伟人的母亲是他姑母,所以他和伟人是姑舅表兄弟,同时他是总理的得意弟子,入党介绍人正是总理,在黄埔期间跟101睡上下铺,还干过架,101都要叫他一声三哥。
就这么一个人,他竟然是功德林最后一批释放的顽固战犯。
说起来他也是倒霉,本来是共党这一边的,但后来遭叛徒出卖,被抓之后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自己人误解,于是一怒之下投了老蒋,进了军统,最后跟杜聿明一起被俘。
进了功德林,他坚决不写悔过书,并表示:毛是我表哥,朱是我上级,周是我老师,刘是我老乡,林是我部下,我变成这样是他们没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让他们写。
于是直到1975年才跟黄维等人最后一批被特赦,并得以见到了总理最后一面,而且现在住的离唐生明家也不远。
沈最一走,唐生明翻到了这部小说的第一页,这才注意到小说的名字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他不禁正襟危坐起来,又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