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去,等你好消息!”二丫头的脸上乐开了花,呆滞的眼神也灵动了起来。
只要大志能上班,每个月能拿到三十块的工资,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
刘大志怀揣着二丫头的希望,一路狂奔来到了轧钢厂实验室。
看到实验室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他心中有些凉了。
“这么多人排队,能轮到咱们吗?”
站到队尾,跟一位熟识的工人打招呼。
“放心吧,刚才实验室的那个主任说了,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新调料厂都收。”王垫着脚往前看。
“都收。”刘大志稍稍放下心,不过旋即又担忧起来。
“诶,老刘啊,什么叫做符合条件。”
王道:“别的也没什么,主要是要勤劳,不能够摸鱼,听说新厂的工资发放标准跟以前也不一样。”
“不一样?有啥不一样的?”刘大志好奇。
“以前咱们是大锅饭,干得多干得少,工资都是一样的。”
闲着也是闲着,王耐心解释道:“新厂的工资是按照产量多少发放的。”
“这不是跟临时工一样了吗?”刘大志皱皱眉头。
这种做法,让刘大志想到了扶贫车间。
他自己对于这种做法倒是无所谓,就是感觉到有点不舒服。
以前干多干少,只要是正式工,就能拿到一样的工资。
现在要拼命干活,换谁,谁也不愿意。
王笑:“你要是不想进新厂,实验室那边会给一笔遣散金。刚才那个李主任说了,只要是进了厂,努力干活的,保证每个月能拿到四十块钱。”
“四十块钱!”刘大志的眼睛亮了。
刚才心中对于新制度的那点抵触,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了四十块钱,也许只要两年时间,就能还上欠的债务。
当然。
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
正排着队,前面突然爆发出一阵争吵声。
“喂,你们实验室的人也太霸道了,我们本来就是调料厂的职工,为什么要进行培训!”
“还有,每个月只有5块钱底薪,你们这是在打发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