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并非流言。司马道子确实想要从司马德宗手中夺取皇帝之位了。
司马道子要当皇帝的想法久已有之,自从他谋害了兄长司马曜之后,司马道子便一直在为此事做准备。
让司马德宗继承皇位,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手段。是司马道子觉得,司马曜刚刚暴毙,舆论沸腾之时,自己不宜立刻上位。那会让所有人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扶持司马德宗继位,可以平息舆论,洗白自己。
况且,当初朝中还有许多反对自己的势力,自己必须挟新皇以清除这些反对自己的人,将整个大晋朝廷的权力全部抓在自己手里。让朝廷上下都是自己的人,那么一切便顺理成章了。
而且,自己的德望也不够,需要做几件大事以增强实力和德望,服天下之心。
然而,其后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件让司马道子顺心的。先是王恭起兵,搞得自己很狼狈,差点丢了京城。好不容易安稳下来之后,司马道子决定讨伐桓玄以恢复声望,并借此建立威望。可他万没想到的是,这却捅了马蜂窝。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第一次兵败之后,司马道子感觉到了压力,他不得不再来一次。而第二次败的更惨,让他的声望进一步的低落。
期间,被迫跟李徽达成协议,硬生生的被李徽吃掉了大片的土地,也是让他为人非议和嘲笑的点。甚至为了牵制李徽,他做出了承认燕国慕容垂皇帝之位的举动,更是让很多人对他失望之极。
司马道子心里明白,经过了这些事之后,他距离皇帝的宝座是越来越远了。
可是,人就是如此。越是得不到,便越是渴望得到。司马道子想的发疯,只是苦于形势所迫,不敢轻易行事。
这些心思,除了司马道子,知道的人不多。王绪是其中一个,他早就知道司马道子的心思,曾经他也以为这一切会顺理成章的发生,也曾向司马道子提出过一步步践行的步骤。可是形势的发展,让王绪再也不提此事。王绪明白,在整个局势大不利的情况下,这种想法绝对不可能实现。那只会让局面更糟。
但对司马道子而言,意识到这一切是痛苦的。所以他不顾一切的要尝一尝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的滋味,哪怕脚下踩着刀尖,哪怕身旁烈火熊熊,他也要尝一尝上方那一滴甘露的滋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