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没多久,刘姥姥的车架到了,让伙计等在此处,然后捎带着板儿下了马车。
离着荣国府不远,还有着一小段距离,就牵着板儿的手走了过去。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排在外面一溜墙的位子,显然是高门大户,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小心翼翼的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呢,虽不认识,也知道是门房的管事之人。
刘姥姥只得走几步上前,蹭上来问:
“太爷们纳福!”
众人打量了她一会,一看就是乡下来的,而且明白还是穷亲戚登门了,另一个门房管事便问是哪里来的。
刘姥姥见人说了话,这就成,说话就好,陪笑道:
“老妇人是乡下来的,祖上和王家是族亲,今个我来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哪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
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都不相信,王家可是京城权贵,都是贵门,哪里有这么个穷亲戚,怕是不信,所以没有搭理,又说了一会话,管事见人还没走。
半日方说道:
“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
门房也有不少管事退下的老人,其中有一老年人,看着几个小厮,有些责备;
“你们几个,心眼怎么如此,人家来了,必然有事,不要误她的事,何苦耍她。”
因向刘姥姥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别等了,你找的那周大爷已往南边去了,也有了自己的宅院,他在国公府后一带住着,其娘子应该在家,你要真找他,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去问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真真的道了声谢谢。
谢过老人之后,遂携了板儿,开始往荣国府院墙,绕到后门上,见到了一个宽大的巷子,人来人往,想来就是此处了。
看了巷子里面,也是热闹,原来大人们都去了里面好似搬运什么,每个人扛着布袋,喜笑颜开,这是发粮食呢,不愧是是国公府,照顾族人,每发完一车粮食,就离开一辆,不断有大车从巷子离去,再看巷子口,
只见门前歇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