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二十年(公元前383——382年),魏、赵两国为争夺卫国而交战,齐国协助魏国,于是魏、齐、卫联合伐赵,战况激烈,于赵不利。
赵走投无路,便向楚求救。楚国谋臣中有人主张这是三晋内部的事,用不着去管他;也有人主张不如坐山观虎斗,也可派点兵去观望,如果赵快取胜,就帮他一把;不过魏太强,赵要取胜难,当魏快胜利时,就快把兵撤回来,我军不去和魏拼,免得吃亏。吴起力排众议,认为这是出兵战胜魏国的好机会,我们不出兵,魏胜 赵后,力量会更强,于我更不利;
而我们现在出兵,看来是我们帮赵,而实是赵帮我们,并且现在的楚军,已足以打败魏军,何况还有 赵军帮忙呢?有人认为吴起太狂,说魏还有齐、卫帮忙呢!吴起说:齐、卫并不会真正肯下大力气,再者他们的力量并不强,只要打败了魏军,他们就会自动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