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计民生关咱们屁事。揾钱才是硬道理。
对于那些想要利用hop当做进货渠道把产品销售到更偏远的乡村的“货郎” 。可以直接用 hop里面的“凑单”模式。选购的商品数量和品种达到一定的数量,系统会自动核算出一个优惠的价格。量越大越优惠。甚至能比那些“货郎” 的拿货价格还要低。
背靠内地强大的工业实力,顺风成熟的物流管理体系,以及浩渺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hop在东南亚很快就站住了脚跟。开始了野蛮扩张。
只花了一周时间,hop的用户数量就达到了200万。日销售额达到1000万美刀。折合软妹币6800万。
虽然现阶段,基本是0利润或者微利在销售,但是这个用户数量和销售额已经让嗅觉灵敏的各路人马闻到了肉味。
hop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从内地销售廉价的工业制成品销售到刚在金融危机中被抽血东南亚。可以说商品的档次和市场的消费力还是很匹配的。这一点,其实也不是没有人想到去做。但是这件事真要做起来,还是有些麻烦。
第一就是庞大的货源该如何组织。都是些便宜的东西,如果一家一家去谈,再一家一家去 管理。毫无疑问会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
第二就是如何获客。如果获客成本过高,那么平台要么承担亏损来保持价格优势,要么就得把获客成本摊入售价当中,这样销售价格就会上升。压根就没有吸引力。
这当中说白了就是一个信息对接的问题。如何找到便宜量大的商品卖给兜里没几个钱的东南亚穷鬼。
颜浩本身就掌控着庞大的工业生产产能。想要组织这些货源,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通过“砍一刀”,把获客成本直接补贴到商品售价当中,即完成了获客,又让平台上的商品价格能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成交。用这种传销式的裂变方式,让客户去发展客户。一下子就坐起来了。
阿狸的马总感觉天都要黑了。东南亚的市场,阿狸已经在着手布局了,市场调研也搞得七七八八了。没想到hop直接来了个“传销”打法。直接就把阿狸的道路又堵死了一条。
这让阿狸的股东们非常的不满,质疑起了马总团队的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