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光刻机突破!
不过最悲剧的,就是那些想要骗补贴的企业。
“好,这事我会提议,再度感谢王董!”
随后,科技战演讲落下帷幕,众人感慨万千。
王逸就此离去。
可很多人却开启了一轮接一轮的高端会议,进行决策。
第二天,赵老更是召集高层,研究大基金改革的事,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想不到,真想不到,王董竟然愿意主动削减补贴,全部投向光刻机!大局观啊!”
“是啊,星逸科技太给力了。若是换了别人,恨不得多要补贴。哪里可能提出减少补贴?”
“王董主动提出,我们自然得支持,毕竟光刻机太烧钱了,的确需要多投资。”
“不过王董主动提出,是人家大义。咱们也不能让星逸半导体寒心。大基金补贴要改革,但给星逸半导体的补贴,不能太少。”
“对,不能欺负老实人,更不能欺负有突出贡献的老实人。”
“这样吧,补贴方式不变,但是提高补贴门槛。”
“原本的方案,门槛太低,随便有点突破,都能领补贴,这不合适,纯属浪费资金。我建议全面提高门槛,有突出突破和显著成果,才给补贴!”
“对,像是晶圆厂的补贴,原方案,65纳米晶圆厂补贴10,55纳米晶圆厂补贴20,45纳米晶圆厂补贴30,40纳米晶圆厂补贴35,28纳米晶圆厂补贴50。”
“我建议全面改革,低端晶圆厂补贴减半。65纳米晶圆厂补贴5,55纳米晶圆厂补贴10,45纳米晶圆厂补贴15,40纳米晶圆厂补贴20,28纳米晶圆厂……作为高端工艺,继续补贴50!”
“一句话,补贴依旧有,但是不好拿了。想要拿高补贴,就得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
“低端削减,高端扶持,没毛病。此外还得多鼓励尖端突破。我建议加上20纳米以上的晶圆厂,直接补贴70!”
“这可以,激励星逸半导体尽快突破20纳米工艺。”
“我也支持,若是星逸科技真突破20纳米工艺,那就走到了全球顶尖,补贴70都不过分。”
“没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