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他找了好大一会儿才找到高风,“前面有位置的。”他示意高风。
这个时候大会主持人已经开讲了,高风感觉这时候再来回走动也不好,他对着李友良摆了摆手,表示就先坐这就行。
主持人的开场白非常激情,这是呼吸介入
首先是王院士作为大会主席致辞,他语气和蔼,简单的说了几句,便把话筒交还给了主持人。
接下来是王院士的弟子伍善因发言,他负责介绍一下这一年来在呼吸介入方面国外国内的新进展,这也是历年的传统了。
高风是排在
“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大咖。”钟崇傅教授的发言让高风旁边
落座的大哥直呼过瘾,“这趟听到这就算没白来了!”
“接下来有请来自中南省人民医院的高风教授为我们授课!”台上的主持人喊道,“他为我们带来的题目是:硬镜下气管支架的置入技巧。”
高风赶紧站了起来,一旁的大哥看着他一路走上演讲台,表情从不解到迷茫,再到不可置信,最后变成极度震惊。
我尼玛!
“来自于中南省人民医院的高风教授是咱们呼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在顶刊自然上发表了文章,在药学领域也有不俗的成就,目前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首仿就是他的团队做出来的,目前受聘担任z州大学副教授。”主持人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
下面的人纷纷议论了起来,这么年轻的发言者还真是少见。
“我滴妈啊,我这辈子算是活到狗身上了!”一个40多岁的医生忍不住出声道,“人还不到30岁呢,已经发自然了,还副教授!”
“没办法,我老早就知道这个高教授了,他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也有文章,引用次数之高恐怕你都不敢想象。”
“多高?”
“870!这还不到1年呢。”
《自然》期刊曾经报导过在所有已出版的文章中,只有1次引用的论文,已经在前558%中。被引用次数达10次以上时,该文章已经是全球被引用次数中排名前24%;当超过100次引用时,论文引用数就来到最高的18%。当然,不同学科的平均引用数差异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