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61章 反应(3/5)
   不过,你确实很优秀啦,但你凭什么说我“略输文采”?!

    我哪里输了?你说,你说啊!

    可恶。

    立、国之人这么说了,后人该不会都觉得我文采不好吧。

    这个“文采”是指文治还是文学,如果是文学,秦始皇略输文采就算了,汉武怎么会输,他可是汉室精心培养的太子!

    哪怕是文治他也不服!不要觉得他谥号是“武”就没有“文采”啊,刘猪猪委屈。

    汉武帝虽然没什么广为传颂的作品,但其实他文才是不错的。他不仅喜欢背诗、念诗,更喜欢作诗,传世的有《秋风辞》、《瓠子歌》、《西极天马歌》等,文笔也是很好的。

    他现在一心想为自己正名,转头对着史官:“办事认真点,记史就得真材实料,事无巨细,不然要史官做什么用?你若做不好,朕有的是人才。”

    威胁完还是不放心,特意叮嘱:“记得把我那些诗词歌赋都记录上去!”

    ……你认真的嘛,陛下?!

    史官握笔的手微微颤抖。

    另一个时空,刘启面色严肃,难道是他对彻儿太过宽松了,以至于他的文采不太行?

    看这名声都传到后世了。

    身为一个对娃有厚重期望的望子成龙的老父亲,他决定,不如多给彻儿布置些功课吧。也省得他玩心过重,丢了课业。

    ……

    唐,李世民:“这就是比之尧舜也不差的耀耀圣君呐。”

    哪怕只有天幕的寥寥数语,他也知道后世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

    甚至比大唐开局都难上百倍。

    换位思考,若他面临这样的情景,战、争一触即发,他或许想不出这种招术来。

    而且,此人能如此得民心,可见他魅力之大,这样得天独厚的领、袖,难能可贵啊。

    感慨着,突然想到天幕提到的诗,李世民向长孙皇后道:“我‘稍逊风骚’,果真如此吗。”语气中带着些许委屈。

    长孙皇后安慰道:“怎么会呢,这位领、袖重点是在说后世风流人物呢。

    那时候的人才必定很多,那位领、袖雄心壮志,并无其他含义。陛下文武双全,不必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