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太子,朱标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他有时甚至觉得,为何天幕不等他死后再出现呢。
朱标苦笑。
他不知道早亡是不是他注定的命运。如果自己真的会早死,争这些有什么意义,如果自己能逃过一死,那之后又该如何?
朱棣的功绩就在天幕上放着,或许有些失误,但总体是称得上一位能君的,已经有了一位参照物,他的表现只能更好不能更差。
听到朱允炆只是失踪,朱标甚至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朱棣动手的,他们兄弟就还留有一丝余地。
……
永乐朝的朱棣可没这么多烦扰,他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唯一忧心的就是大明的未来,还有他那些不靠谱的后代们。
没想到自己在海外还能有这样的名声,这就是海权的威力吗。
朱棣觉得,这或许和他发展海权是有些关系的。毕竟后世也很重视海权,海洋,可以把大明的国威宣扬到更遥远的地方,走陆地到不了的地方。
有了这层动力,别说他了,朝臣都开始出现相关奏议了。
不是关于是否应该发展,而是如何发展,该从那个方向发展,有时候吵的气急,两方都要公然在朝廷上打起来了。朱棣在上面看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不过他还是很在意后世说的,某种程度上他是个野蛮暴/君,甚至说他不是好人???
不是,朕哪里不是好人了,朕哪里暴君了?!
自从接受了天幕的夸赞后,朱棣现在格外珍惜自己的羽毛。谁不喜欢听夸夸啊,从现在起,他不容许自己有任何污点!
……
清,康熙也惊讶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活了这么久,执政61年?
惊讶的同时也有些欣喜,听闻自己长寿当然开心。
只是没想到后世的异国是这样理解他的,不过后人好似反应不一,他这样受争议吗。
说来也有些复杂,清朝议论最多的,不是开国皇帝,也不是亡国之君,竟然是他和之后的雍正乾隆。
这个雍正,还是后世国人算是能有点好脸色的清朝皇帝。
雍正啊……康熙转了转手上的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