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可行,可命运却也始终是——下次一定。
而对于辛弃疾而言,事业虐他千百遍,他待事业如初恋,他的事业不是利禄与功名,亦不仅仅是沙场秋点兵。
他的事业是精忠报国,是国家的复兴和统一。
辛弃疾这一生,他手摘过烽火燎原的狼烟,脚踩过鸟虫欢愉的农田。
尽管梦想坎坷崎岖,尽管人生颠簸多变,即便全世界都在排挤自己,却也忘不了最初的执念。
……
国非国,家非家,男儿不志强,何以是天下?】
评论区
网友a: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梁衡 《把栏杆拍遍》
网友b:宋朝是一个传奇的时代,硬生生将一位将军逼成了传奇词人
回复
(学文救不了大宋,学武也救不了大宋,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是不世出的全才。作为军事家的他不得其时,却造就了南宋词坛一座高峰。是词坛之大幸,南宋之大悲。)
(“辛弃疾知大义而归宋。古之君子,出处不齐,同归于是而已。”——元朝著名救火大队长脱脱对稼轩的评价。)
(冠军侯背后有汉武帝,辛弃疾背后有谁?辛弃疾对它们来说始终是个“北人”,这是何其的悲哀。)
网友c:年少时的幼安何等雄姿勃发,看他以五十人入敌营生擒叛徒。“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披星戴月向未曾谋面的祖国赶去,不知道他会不会踌躇满志地预想自己以后的人生……
那时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吧,他漫长的余生中留下来最多的,不是累累战功,而是怀才不遇的诗文……
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是“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
是“甚矣吾衰矣,叹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