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186章 魏源(下)(3/7)
一个小国,竟然敢口出狂言,说什么“为清主悲之”?!

    他们心底认同天幕中清朝人说的话,“夷夏有别,岂可以‘夷’为‘师’”,可后来发生的事确又实实在在的打他们的脸,就是这种傲慢,让大清输的极为可笑!

    天幕说怎么看待世界,世界就会怎么看待他们,一些人惊疑不定。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原来他们真的是井底之蛙,是那不知天高地厚,傲慢地毁掉自己,反而被远不如中原的小国后来居上?!!

    已经有了《海国图志》的时空,人们皆慌张起来。

    这本书如此重要,怎么能视而不见!

    大家奔走相告,每个人都想要拥有一本《海国图志》,那魏源此刻又在何处,他们一定要找到他。

    朝廷如此蒙蔽百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顾世界发展,要把整个中原一起拖入深渊,他们才不要和朝廷一起陷入地狱里去!!!

    朝廷不肯开民智,他们就自己开,朝廷不肯做的事,堂堂中原大地,人才济济,有的是人愿意尝试!

    ——————

    【经过这次打击,魏源丧失了他的热情。

    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只能继续参加科举。

    这一次,他不再坚持写经世致用的文章。

    于是,道光二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魏源被录取为进士。

    这年秋天,他被任命为扬州府东台县知县,后又转任兴化县知县。

    在写给友人的信中,魏源形容此时为官,只是像陶渊明做彭泽令那样,为糊口而已。

    他所谓的“糊口”,与别的官吏高下立见。

    道光二十九年,兴化县连月大雨,魏源奋不顾身,与兵丁一起在堤岸上加固堤坝,几次险被大水冲走。

    兴化百姓听说县官亲自参加抗洪,几十万人自发到堤上帮工。

    ……

    由于鸦片的持续输入,白银流失,银对铜钱从一兑一千涨到一千六七百。而百姓纳税仍要按白银计数,导致百姓不堪重负。

    于是崇阳县百姓发动了起义,杀死了县官师长治。

    后来百姓们知道并非县官借机揽财,于是又自发为县官发丧哭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