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死社稷”,好一个“君王死社稷”,后人对朕还是友善的。可大明真的就无力回天了吗,南明又是什么,为何极少听天幕提起,大明,还有希望吗。
后人还拿大明与清做比,说他认倭寇当祖宗会被骂的更惨,气的崇祯拳头都捏紧了,天幕你真是口不择言胡说八道!!!
他们老朱家祖宗可不是好脾气的,若他敢做这种事,到了地下都得被先祖砍成十段!
倭寇也配?
可是天幕说明清都该死。
崇祯失魂落魄,大明……也该死吗。
天幕还说了福王,福王朱常洵,万历帝的儿子,崇祯的叔叔。
万历帝对福王极尽宠爱。
“帝所遣矿使税使数十人,日有奉,月有进,所得珍宝不可胜计,号为人主私财。及福王之国,斥其十之九遣之。所赐庄田至四万顷,又所请杂税地,东至南畿,西至四川,使者乘传来往收利,所至为之骚然。民间藉藉谓:‘帝耗天下以给(福)王,而洛阳王邸富于大内’云。”
这样的靡费,与当时大明的财政状况形成强烈反差。
户部尚书赵世卿控诉:“苍生糜烂已极,天心示警特严,矿税貂珰掘坟墓,奸子女,侮官虐民,成何世界?皇上尝曰:‘朕心仁爱,自有停止之日。’日以继日,更待何日也!”
户科都给事中田大益说得更尖锐:“皇上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屡疏泣陈,而皇上坚塞两耳,不肯一听。一旦乱作,皇上与诸臣身之安危且不可必,尚何金玉玩好之有哉?”
……
到了崇祯时期,福王的地位更加尊贵。
他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这时秦中贼寇四起,河南也遇上旱灾和蝗灾,民间一片愁苦,大家都说先帝把天下的钱财都给了福王,洛阳比皇宫还要富裕。
有救援的兵士经过洛阳时,都说王府挥金如土,却让我们饿着肚子去前线送死。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听说后,特地来提醒福王,福王却根本不在意。
崇祯十四年时,洛阳被李自成攻克,朱常洵当场被捉拿杀死,死时五十六岁。
崇祯特地为此停朝三天,丧礼十分隆重,比其他藩王厚重几倍,赐谥“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