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解惑,说道:“一是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的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二是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
~~
石天雨又问:“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官呀?”
苏醒从善如流,确实才高八斗,说道:“本朝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为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有背景的监生可以直接做官,但大部分还要参加乡试,成为举人、进士后才能授官。”
~~
接着,苏醒又呷了口茶,不待石天雨再问什么,便又说道:“朝廷定制每三年开科取士,考中进士即授与官职。除科举外,荐举和充当吏员,都是任官的途径,文臣有功可以任子,武官亦可世袭,捐纳草粟亦可得官,还可以纳银入监,即例监。
朝廷对官吏铨选,按文武职分属于吏部和兵部。由万岁爷直接任用的叫特简,吏部铨注的叫听选,由推官知县补授科道的叫行取,举、贡、推官、知县考科道的叫考选。
适用于三品以上大臣的还有推举,如廷推和部推。官员任用有资格限制和籍贯限制,禁吏员为御史,郡县守令一般不得在本地为官。”
~~
虽然已经取得了户籍,但为避免将来在这方面栽个跟头。
于是,石天雨又问:“那如何才能取得户籍?”
苏醒唇干舌燥地说道:“洪武三年起,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
登记的主要内容是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等。为防止假冒、伪造,将户贴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籍藏于部,贴给于民,由乡村将当地户口取勘明白,县报于州,州报之于府,府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呈报户部立案,以凭稽考。”
~~
然后,苏醒端起茶杯,又呷了口茶,继续说道:“户籍里实行甲制或称保甲制,以百十户为一里,摊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农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否则,就是逃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