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夫婿唐公苏曜亦与她一同落座,两人平行坐在一起,颇为亲昵。
而接下来让袁筱语没想到的是,女帝竟示意她坐在自己另一侧靠下一点,比许多朝中重臣都要靠前的位置,其左右正是匈奴云公主和中山君甄姜,显然这里是属于“自家人”的位置!
如此厚待让袁筱语心跳如雷,小心翼翼地跪坐在席位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不敢有丝毫逾矩。
她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或好奇、或嫉妒的目光,让她如芒在背。
“袁小姐不必紧张。“
万年拍了拍手,让红儿亲手为她斟了一杯果酒:
“朕听闻袁小姐幼时也曾在京师客居,如今再回洛阳不知可还习惯?”
袁筱语双手接过酒杯,指尖微微发颤。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回陛下,民女幼时只在京中短暂停留,记忆已有些模糊。此番重归故地,深感洛阳繁华更胜往昔,皆是陛下与唐公治国有方,民女见之甚是喜爱。”
“哦?袁小姐可真会说话。”万年女帝轻笑一声,凤目微眯,“那你可知洛阳风物,如今最负盛名的当属什么?”
袁筱语心头一紧,她离京多年,对洛阳新貌确实不甚了解。正踌躇间,她的余光瞥见苏曜端着酒杯,目光温和的望着自己,似有鼓励之意。
顿时,袁筱语紧张的心情就平静了几分。
“回陛下,“袁筱语自信满满,“说到如今洛阳风物,当属这洛阳纸贵最是出名。”
“哦?洛阳纸贵是怎么个说法,朕为何不知?”
紧接着袁筱语便解释说:
“回陛下,民女听闻洛阳去岁新设的造纸坊所产纸张洁白如雪,质地坚韧,价格却比往昔低廉许多,一经推出便深受天下士子喜爱。”
“有此纸张,再加之唐公推广印刷之术,圣人之学大量刊印,京师一百零八坊中几乎坊坊皆有书肆,无数寒门子弟得以购书研读。一时间,洛阳城内,人人以读书识字为风尚,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天下士子荟聚京师,佳作频出。”
“因对纸张需求大增,本来相对低廉的纸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故而方有‘洛阳纸贵’之说。”
“民女以为,陛下与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