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匡琦城外的孙权上下,看到了那宛如行军的长蛇火光,真以为曹操的援军到了。
想必孙军攻打匡琦城,也有了段时间,有些疲惫。加上上次惨败的阴影,或许还有对年轻的孙权才能的不信任因素,孙军望火惊恐自溃。
“陈矫后来又历任彭城、乐陵太守及魏郡西部都尉。”
“一次,曲周县有一位百姓因父亲患病,未能治愈,于是献牛为祭牲来作祷告,结果被县令处以死刑。”
“陈矫知情后,认为此人是一名孝子,便下表赦免其罪。”
“不久后,陈矫升任魏郡太守。”
“当时郡中讼狱事案繁多,被囚禁的犯人数以千计,而且过了几年仍保持着这种情况。”
“陈矫认为周代有三典,汉初有三章之法,可见国家必须在刑典方面有所根据,才能作出妥善的裁判及执法。”
“如今为了免却判决罪名方面的繁务,竟将所有犯人一概囚禁起来,而从没想过长期囚禁犯人所积累下来的其它问题,实在是很荒谬的事情。”
“陈矫于是凭自己的力量,将郡中所有罪状都逐一验证,并即时作出了合理的裁决。”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曹操引大军西征马超,陈矫奉命担任丞相长史。”
“曹操班师后陈矫再次回到魏郡,转任丞相西曹属。”
“后来又随军进攻汉中,回朝后迁任尚书。”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在邺都的群臣都认为要让太子曹丕袭曹操爵位的话,必须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诏命才可实行。”
“陈矫却提出异议:“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惧。”
“太子(指曹丕)应该放下哀痛立刻继位,来安定天下之心。”
“而且大王的其它儿子亦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动的话,可能有人萌生异心,让彼此间的秩序出现混乱,如此那社稷将会面对重大危机。”
“于是陈矫设置应有的礼仪后,便假借卞夫人的命令让曹丕袭爵,并大赦天下。”
“曹丕事后便说:陈季弼即使在面对如此重大事变当中,仍能表现其明略过人的一面,可以说是一时俊杰!”
“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