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呢,就要收拾董昭。
董昭却不像田丰一样死脑筯,对袁绍说他可以作为全权大使打通长安朝廷关节。
袁绍一听,这样也不错,就放他西去。
董昭赶紧溜之乎也,不想人算不如算,他到了河内,却被河内太守张杨扣留。
董昭没办法,就通过张杨上缴印绶,朝廷却再拜他为骑都尉。这样,他就留在了张杨处。
当时,曹操自领兖州牧,也想和朝廷拉好关系,就派使者给张杨,说想借道通使长安,张杨却不想卖曹操的面子。
董昭这个敏锐的家伙立刻又看到了机会,就对张杨说:
如今袁曹虽然亲得穿一条裤子,但这两人终不是一路人,后一定闹掰。
曹操如今虽然还不强,但其人天下英雄,终不居人下。
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助他上通朝廷,并表荐他官职,与其结交,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言人之所必中,不得不说,董昭这分析、判断、口才能力,都堪称一绝。
张杨于是通好曹操,并上表向朝廷荐举。
董昭又发挥善假传命令的专长,替曹操给长安正掌权的李傕、郭汜去信,并根据各人爱好,捎去各种不同的土特产。
另一方面,董昭又暗中派人通好曹操。曹操这种通透的人物,立马回赠犬马金帛,二人暗通款曲,就此结识。
献帝从长安逃出,从陕县北渡黄河,进入河东郡安邑县。
董昭随张杨前往迎驾,被朝廷拜为议郎。
曹操在许昌平定黄巾,派使者到河东接献帝。但献帝已渡河回到旧都洛阳。
当时,韩暹、杨奉、董承、张杨为争夺控制小皇帝的权利,互相各不服气。
董昭看到杨奉兵马强而外无援兵,于是再次作假书以曹操名义给杨奉写信道:
俺老曹久闻将军大名,对您仰慕已久。今将军排除万难,迎大驾还于旧都,这份功劳,实在是举世难再。
当今天下,群凶纷争,四海不宁,天子威仪,势在维辅。
但这份功劳应该集众贤之力,非一人可以完成。
今将军在内、我老曹在外,将军有兵、我有粮草,我们互通有无,同生共难,定可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