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功。
董昭这份伪书,立刻勾起了杨奉的雄心壮志。
他得信后大喜,拿起信在各位将军前显摆:
曹兖州近在许昌,有兵有粮,我们应该依靠他啊。
于是表奏曹操为镇东将军,并承袭祖父曹腾的爵位费亭侯。董昭也因传曹操“书信”有功,转任符节令。
同年六月,曹操入洛阳正式朝见小皇帝。
退朝后,曹操专门找到了数次做好事不留姓名的董昭,与他并排坐于残破的洛阳皇宫,向他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曹操还向董昭问计:如今我已经见到了天子,下一步该如何做,请先生教我。
董昭早已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将军今兴义兵以除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这实在是春秋五霸的功业。
如今洛阳诸将,人心各异,将军如果留此,恐怕多有不便。
为今之计,只有迁都许昌,将小皇帝带到将军势力范围方可行大事。
但朝廷刚从西京返回,人心思定,如果再一次移驾,肯定有不同声音。
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希望将军深思熟虑。
董昭这一招,既是建议,也是试探。
他的建议非常有前瞻性,但他也在试探曹操是否有“成非常之功”的魄力。
曹操毫不犹豫地答道:这正是我的本意。
只是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兵马强盛,我怕他不会同意啊。
梁县属河南尹,在今河南汝州,与洛阳、许昌恰好形成一个三角型,所以曹操才会担忧。
董昭却不慌不忙道:杨奉兵虽众,但缺少外援,所以他也想结好将军,将军的镇东将军、费亭侯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我听说他近来在约束手下,这也说明他有巴结将军之心。
将军应该对他表示厚谢,以此安抚其心。
然后可以借口‘洛阳缺粮,应迎天子车驾驻于鲁阳,鲁阳地近许昌,我也好随时贡奉食用’。
杨奉这人,勇而无谋,必不会见疑。等到与他互通信使,我们就可从中取利,杨奉又何能为呢?
董昭之策,足可以比之于荀彧的“奉迎天子”方略,而且更务实、更歹毒,让当事几方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