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侯。
大鸿胪掌管诸侯及藩属事务,位次九卿。文帝黄初二年,董昭又升为侍中。
次年,征东大将军曹休驻军洞浦口,上表平定江南。
曹丕亲到宛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想要进驻江中陆地,制作浮桥,以便南北运粮方便。
随同出征的董昭却说,孤军深入,且只有一条路可以进退,实乃兵家所忌。
如果敌人攻击浮桥,我们稍有疏忽,将可能全军覆没啊。
况且如果江水暴涨,驻在那里的人如何退却?
曹丕一听,立刻命令夏侯尚退出。
吴军果兵分两路进击,江中魏军一时溃散,将军石建、高迁仅以身免。
而魏军退后十余天,长江水涨,江中陆地顿时淹没。曹丕因此夸董昭有张良、陈平之智。
三国中魏谋士群体中,被评价有良平之智的,除了荀攸、贾诩,董昭又是一个。
明帝太和四年,董昭代行司徒事,两年后,正式官拜司徒。
董昭终于位列三公,做到了人臣之及。
董昭为司徒,上言劝谏明帝去除华伪,明帝于是罢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
明帝青龙四年,董昭去世,年八十一,谥曰定侯。
董昭与程昱、郭嘉并为一传,其一生功绩不下二荀,但其人在世,名声即不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