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646章 雨水无雨(4/6)
烈,风停了也就了无痕迹,只剩一些闲言碎语。

    一番基本的运动后,体育老师就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起来。

    有些选择蹲路边看书,有些选择单杠、跳远等不怎么剧烈的运动彰显自己,试图引起女生的青睐。

    唐植桐没有看书,也没有运动,选择蹲在一旁看着这帮青年男女。

    来大学也有半年多了,各大学的情况已经被男生摸了个遍。

    在这片大学中,邮电学院女生比例算是高的,男女3:1的样子,其他大学不少都是百分之几,竞争很激烈,所以偶尔也有其他大学学生打着组织“老乡会”的名义来邮电学院结识女生。

    虽然这也是拓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但唐植桐从来不参,能把目前的人际关系维护好就行了,没必要刻意的去扩大,反正自个也没啥野心。

    唐植桐还没等下课就溜了,在操场看别人散发荷尔蒙,还不如去找小王同学聊聊天呢。

    骑着车进入新街口后,唐植桐听到了一阵令人头皮略微发麻的“嗡嗡”声,遂停下了车。

    这种嗡嗡声是剃头匠专用的揽客响器“唤头”发出的声音,自打合营后,这种嗡嗡声就少了很多。

    “师傅,理个发什么价?”唐植桐停到理发师傅旁边,和气的问道。

    “承惠,六毛。”剃头匠见唐植桐开口相问,满脸堆笑,客气的不得了。

    “全套?”六毛钱不算便宜,这年头街边理发店成年人理发的价格不会高于四毛,还负责给洗头,四联牌子那么硬,也不过八毛。

    “一看您就是个懂行的,全套。”剃头匠年纪虽大,但腰微弓,开口必称您。

    “得嘞,那麻烦您了。”唐植桐觉得这个价格还行,看着时间还早,就决定体验一把。

    剃头匠是四九城对理发师的称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作“栉工”,那时候栉工并不剃头,主要做发型、剔面,有点发型师的意思。

    宋朝的理发师改称“镊工”或“刀镊手”,主要工作是为顾客拔除脸颊上的毫毛,据《贵耳集》记载,秦桧有次理完发问多少钱,镊工说两文钱,秦桧由于很满意,“以五千当二钱犒之”。

    明清时期剃头风俗流行,理发师就成了剃头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