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170 拳头不硬的叫泼皮,拳头硬的叫哥哥。没钱的叫泼皮,有钱的叫大官人(7/8)
贬官,流放,斩立决都有可能。

    一不小心,就全家伊犁吃沙子,宁古塔堆雪人。

    搞不好,女眷还会被李郁买走,洗干净了放在西山岛娱乐区!

    ……

    林淮生率领500“江南盐军”,一路向南。

    不紧不慢,沿途只要遇到汛兵、巡检就顺手干掉。

    缺吃喝了,就沿途苦一苦大户。

    大户们都乖巧的很,绝不敢缺斤短两,只求阎王赶紧离开。

    很快,就抵达了两省边界。

    “过了这个石碑,就算是浙江的地界了。”

    “休息一会,把骡马都伺候好了,接下来的路程还挺远。”

    “林统领,咱们是要去哪儿?”

    “长兴县。”

    在官府眼里,他们还是那支以江北灶丁为主体的造反流贼。

    实际上早就被狸猫换了太子。

    如此复杂,折腾。目的就一个,争取到更多的“造反准备时间”。

    至少,别让清廷把全部矛头对准自己。

    待湖北郧阳府,白莲教缺粮起义的枪声打响后,李郁才能松一口气。

    否则,他不会那样痛快的卖出去1500支火绳枪。

    这一点,洪教主知道,潘赛云也知道。

    只不过,他们没得选。

    洪教主曾经仔细琢磨过,要不要给李郁扬个名。

    如此一来,一东一西,大家都得被迫起事。

    但是考虑到会激怒李郁,以后的军火就断了来源。

    最终,热衷于纸面推演的洪大昌还是决定做个好人,独立举起这义军的悲壮大旗。

    以上,李郁都不知情。

    然而,命运的齿轮咔咔转动,幸运的擦肩而过。

    ……

    此时的长兴县,也没有了往日的平静。

    弁山清风寨的好汉们,像发了狂一般,到处搞事情。

    先踩点,然后上门抢一波。

    从粮食到金银,骡马,什么都要,搅的县境内鸡犬不宁。

    富户、士绅们纷纷到县衙告状,请求方知县派兵剿匪。

    绿营、衙役、民壮300多号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