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后辈呢?”
听到汤和这话。
冯胜、李文忠心头俱颤,身体也不由为之一怔。
要不怎么说汤和是淮西武将的定海神针呢。
即便汤和的战功、爵位不如徐达、常遇春。
甚至比之李文忠、冯胜、邓愈都不如。
可丝毫不影响汤和在淮西武将心中,那老大哥的形象。
这不仅仅是因为汤和与老朱交情极厚,更因为汤和是真的在为淮西这帮弟兄考虑。
“汤帅是说,工科臣子可能会成为除文臣、武将外,第三个势力派别。”
“所以汤帅您让将士们交出九成家产,是为了给工科士子,给将来的工科朝臣示好。”
“好保住治世之下,武将在朝堂中的地位?”
“也保住咱们后辈的富贵?”
“不只是示好。”
“若是可能,让一些武将,让些后辈进入凤阳三司,成为工科臣子,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闻言至此。
冯胜、李文忠心头微微一颤,看向汤和的眼中更多了几分敬意。
他们两人是不傻,可也没汤和想的这般长远。
只不过。
为武将造势,保后辈荣宠,这和汤和不问政务的性子多有不妥啊。
也是注意到冯胜、李文忠诧异的目光。
汤和轻叹一声,似自语般,低声轻诉。
“我这一辈子,从来没为自己求过富贵,也为自家后辈谋过福祉。”
“即便此举有些得罪重八兄弟。”
“可护住武将子嗣,估计也是陛下、太子的意思吧。”
语罢,汤和背负双手,缓步朝门外走去。
等离开蓝玉府邸,汤和脚步微顿, 不由看了眼皇宫的方向。
‘老大,汤伯这次应该没有给你帮倒忙吧!’
方才李文忠说的没错。
让武将交出九成家产,是为了拉拢工科,是想保住武将后辈的荣华富贵。
可汤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担心治世之下,大明朝堂文武势力失衡。
国朝安定,治世愈久,文臣势必作大。
恐怕老朱和朱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