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支应朱标的登基大典就有些吃力。
给河南拨的三百万两银子,老朱甚至都打算动用皇家私库。
至于其他事情
仅是想想老朱都觉得头大。
莫说此时国库没这么多银子。
即便是有,一下子花费数千万之多,老朱也不免有些肉疼!
“标儿”
“爹,儿子登基在即,这几日也要准备一二。”
“您也只做了儿子的龙袍,常妹的皇后凤衣儿子也要盯着些。”
“毕竟常妹诞下雄英,常茂又刚立下大功,常家该有这份体面。”
“至于其他事情,就烦劳父皇多多费心了。”
语罢,朱标微微拱手后,转身便朝门外走去。
可此时的老朱眉头紧皱,竟有些呆滞愣在了原地。
他最不喜的就是安排这些个庆典啥的。
先前哪怕是每年两祭,他也是交给朱标来安排,自己从未上过心。
老朱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个典礼,都该用什么人去筹办。
眼看朱标已经走到坤宁宫门口,老朱忙出声喊道:
“标儿,事有轻重缓急,其他的能否等你登基之后,再缓办一二?”
“父皇打算将何事延后?”
“嗯”
片刻沉吟,老朱试探性问道:
“汤和、常茂的进封国公的事”
“父皇说笑了,此次汤伯是带着传国玉玺,押送着元主回京的。”
“若不趁此时册封其为国公,将来还有什么功劳能比得过这次?”
明白朱标的意思。
汤和先前未能被封国公,已然有些不妥。
若此次大功,还不能进汤和为国公,汤和不会说什么,可有损朝廷赏罚有度的威信。
“那”
“给咱修皇陵的事,推迟个两年也成,咱三年五载还死不了呢!”
“爹,按照礼制的话,您登基之时就该修建皇陵。”
“只是您爱民如子,不愿苦耗国库,这才拖到了今日。”
“可如今您都要进位太上皇了,这皇陵不修,天下人该以为儿子这个新君不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