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朱标收世家之财置于国库,国库的确是空前充盈。
可这两月来,大军北伐所需的粮饷,老朱分发给捐粮百姓的银钱,都不是小数目。
此时国库也的确还有存银。
可封赏有功将帅,太孙册封大典,还有朱标迎娶侧妃。
这几件事,无论哪一个都需要数百万两。
若都在本月举行,恐怕当真要将国库掏空。
“殿殿下”
“户部觉得困难?”
以为朱标有些恼怒,李俨一咬牙,沉声说道:
“臣定竭尽全力。”
“呵~”朱标轻笑一声,看向李俨打趣道:“李卿,这些庆典可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难不成李卿有点石成金的本事,竭尽全力便能凭空变出许多钱财?”
见朱标很是罕见的在朝会之上出言打趣。
李俨心中惶恐渐渐褪去,连忙回道:
“回禀殿下,微臣无能,国库之财不足以支应诸多庆典。”
“还请陛下圣断,还请殿下明鉴,是否推迟部分庆典”
“嗯。”朱标微微颔首,轻声叹道:“孤也知道李卿的难处。”
“我大明建国不到十年,可谓百废待兴。”
“民生、朝政、军政,所需花费银两的地方太多。”
“你这个户部尚书也的确难做。”
李俨心头感念,忙跪地郑重道:
“殿下英明,殿下体恤微臣,臣定当竭尽全力。”
“那倒也是不必。”朱标微微摆手,看向众人笑着说道:“我朱家还不至于为了诸多庆典,盘剥官员、从百姓手中取利。”
“不过李卿,你主管户部,是我朝的钱袋子,也是我朱家的大管家。”
“也当思开源节流之法,充盈国库。”
“臣谨记”
“孤于河南得一良才。”
朱标看向下方的谢全,朗声道:
“河南布政使谢全,逢黄河泛滥,河南水灾。”
“谢全并未向朝廷索要赈灾银两,便可赈济灾民,号召百姓营造堤坝。”
“李卿,此人也算管钱的一把好手,孤将他调到户部担任侍郎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