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139章 大明需重礼(3/4)
将有些不满。”

    “只不过,在下所为乃是为我国朝长治久安!”

    “为我朝长治久安”

    就在李俨愣神的功夫,李叔正表情甚是严肃,朗声说道:

    “年初勋贵案,难不成李俨兄忘了个一干二净?”

    “胡惟庸虽是叛逆,可他位居丞相一职,加之早前陛下对武将也多有不满。”

    “先前朝廷之上,我等文臣也算与武将旗鼓相当。”

    “可如今呢?”

    李叔正目光灼灼紧盯李俨。

    语气高亢的同时,甚至还带着几分狠意。

    “如今朝廷裁撤丞相,文臣位高者,无外乎六部尚书。”

    “可武将位高者,不仅有五军都督府主事,还有总领大军的大将军,甚至还有那直属天子的锦衣卫。”

    “难道俨兄还看不到,眼下我大明朝堂,文武早已失衡!”

    “加之现如今我朝最重无外乎国战一事。”

    “国战之后,不仅武将地位更盛,他们的子嗣也会逐步进入朝堂!”

    “李俨兄难道想看我巍巍大明不重礼法,只图强兵?”

    被这么一说,李俨表情微顿,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的确。

    若只是追随老朱打天下的那些武将位高,若只在洪武一朝武将地位超然,那倒罢了。

    毕竟历朝历代,开国定鼎之初,武将地位自然要比文臣更高一些。

    等国家安定个数十年,文臣的地位便会慢慢上来。

    这本没什么好在意的。

    只是也的确如李叔正所言。

    那些功勋武将的子嗣,也在逐步进入朝堂。

    李景隆、徐允恭、邓镇、汤鼎,各在地方震慑外敌。

    最重要的是,冯胜侄子冯诚甚至已在高丽,统帅一军。

    如此下去,日后大明的文臣恐怕都难以翻身。

    “李俨兄,在下身在礼部,深知那些悍将平日所行,多不合乎礼制。”

    “早先廖永忠私藏龙凤器具,太子殿下只是免其爵位,让其到凤阳种田。”

    “国战一开,竟不顾其过,将他调往高丽,统帅海军。”

    “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