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242章 若非大奸,便是大贤(2/4)
道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仅是第一面儿子不敢断言这吴江究竟是正是邪!”

    听朱标说完,老朱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旋即从一摞文书中拿出了几封伸手递给了朱标。

    “吴江徽州人,家无背景,洪武二年恩科及第。先任县丞、案牍、通知,累迁知府。”

    “洪武七年,初到杭州任上遇杭州世家陈家之子狎妓杀人。吴江先斩其人,后审此案。”

    “洪武八年,徐达领将军衔出兵北伐,吴江筹措杭州两倍粮税,发往北平。”

    “九年,杭州一地赋税增加三成,百姓安虞,杭州太平。”

    将吴江的履历尽数说出,朱标虽愈发欣赏这吴江,可心里却更觉得奇怪。

    “爹,虽说我大明知府不必向世家低头。可这吴江斩杀陈家之子,也算是与杭州世家针锋相对。”

    “三年的时间,吴江与杭州世家若是争斗不断,怎么着也要二存其一才是。”

    “怎的他们二者就能平安相处三年之久?”

    “而且偏偏是在你我父子处置完苏州之事,马上便要路经杭州的时候。杭州世家集会,突起大火。”

    “这吴江怎么看都不甚简单。”

    等朱标说完,老朱笑容愈发和煦的同时,再次拿出一封封锦衣卫密报交给朱标。

    “所言不错。”

    “明面上这吴江能先斩世家之人,后审案件,算的上手段刚猛之严吏。”

    “可洪武二年杨宪执掌中书时,初入仕途的吴江便在任上明刑典狱,大力整治治安。以此讨好杨宪,后来甚至与杨宪师徒相称。”

    “洪武三年,杨宪案发之初,百官惊悸之时,这吴江竟多方说情,将为杨宪求情的奏疏递到了咱跟前。”

    “咱本以为胡惟庸断不会放过与杨宪交好的吴江,因此便不愿理会,也并非严惩。”

    “可洪武五年,咱竟听闻胡惟庸与吴江格外交厚,胡惟庸也多次为吴江美言。”

    “至于胡惟庸案发,朝廷大力清缴胡惟庸残党。这吴江与胡惟庸交厚,可锦衣卫竟找不到他半点罪证。”

    语罢,老朱看了朱标一眼,沉沉说道:“此人若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