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是说他们沽名钓誉乃是为了更进一步?”
“不然是为了什么?”
老朱开口反问的同时,默默站起身子。
“你免了詹同尚书之职,让他担任侍郎。那吏部尚书之职可不就空缺了出来?”
“见尚书之职空缺,在吏部侍郎这个位置待了数年的费成仁,他能不铆足了劲儿往上跑?”
“可可是”朱标看向老朱愈发疑惑问道:“纵然同为侍郎,可费成仁与詹同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无论才能、资历,费成仁都远远比不上詹同。”
“况且詹同女儿已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嫔,连带詹同也是皇家姻亲。”
“而且儿子罢免詹同尚书一职,明眼人都能看的出只是暂时罢免。”
“费成仁凭什么认为,自己有希望登上那吏部尚书之位?”
“这便是文臣了!”
对于朱标的疑惑,老朱却显得一点都不意外。
“这些个文人表面看起来虚怀若谷,不争名,不夺利,对仕途看的极轻。”
“可实际上,但凡是个人就一定有野心,越是伪装的云淡风轻,心中隐藏的野心也就越大。”
“若当真看淡官职、权利,那他们又为何入仕,当大明朝的官?”
提及这个,老朱似想到那些文人的丑陋嘴脸,心中不屑直接写在了脸上。
也是听到朱标轻咳,老朱这才调转话锋,继续说道:
“方才你说,费成仁凭什么争吏部尚书一职。”
“那咱告诉你,他求的可不仅仅是吏部尚书一职!”
“他是想作朝中清流的领袖,想成为一派文臣的领头羊!”
“今日朝会的情景你也看到了,费成仁那冒死直谏的样子,任谁不说他是诤臣、正臣!”
“而跟着他一起谏言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便是想重塑前宋朝堂的清流一派!”
被老朱这么一说,朱标沉吟片刻,最终还是重重点了点头。
的确!
似费成仁这些既没有大才,又资历尚浅的官员,他们想要出头,自然要闹出一些阵仗。
而且眼下朝堂格局,六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