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501章 活该挨揍(2/4)
头上也有些冒汗的朱标直接坐在院中石凳上,耐着性子冲老朱解释道:

    “爹,百姓不傻,他们自会选择对他们更好的法子谋生!”

    “外出务工收益高,他们才会外出务工!”

    “在家耕田收益高,也没人愿意背井离乡不是?”

    还有一点朱标怕老朱听不太懂,也就没有明说。

    应是现如今大明的粮食储备充足,百姓的基本诉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百姓更需要富裕的生活。

    所以才会有青壮劳力大批外出做工的情况发生。

    哪怕这几年来,朱标没有插手过商业。

    可土税改革却极大程度保证了百姓最起码的温饱。

    百姓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下一步想的自然是富裕起来。

    真要说的话。

    对于那些此时便敢放弃家中耕田,前往凤阳三司从事工科的年轻人。

    朱标非但不觉得他们离经叛道,背离祖上耕种之德。

    朱标反而觉得这些人都是聪明人,跟着国朝的政策走,必然是大明趋于繁荣之下,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不对,不对!”

    待朱标说完,老朱沉思许久后,忙摇头否认道:

    “你小子说的不错,百姓青壮愿意外出务工,不愿耕种。这的确是国朝繁荣之始。”

    “可是老大,你所说的前提,乃是大明粮食储备充足!”

    “倘若粮储不足呢?倘若粮食压根就不够吃呢!”

    “七年四月,陕西旱灾。同年九月,杨凌府发生民乱。”

    “八年九月,四川民乱。”

    “还不说先前东南沿海时常遭受倭寇袭扰。”

    “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大明朝粮食短缺。到那时粮食价格激增,那些放着耕地不种,反而外出从工的百姓还是叫苦连天!”

    论及此处,老朱似是能想象到百姓哀鸿遍野,苦不堪言的场景。

    微微一顿后,语气深沉却少有怒气,冲朱标耐着性子道:

    “标儿,你所言咱自然明白。”

    “青壮百姓不好耕种,反好从工,这的确说明粮食低廉,也的确是鼎盛之前兆。”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