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帝不杀外臣?”爪哇使臣满脸错愕看向朱标。
“自然要杀,只是临死之前朕要给你个明白。”
朱标看了眼蓝玉、李善长等人,继续说道:“我朝文武兼备,才智过人者不胜枚举。”
“此时于你跟前站着的,要么是转战千里的不世名将,要么便是运筹帷幄的不世之才。”
“方才你于殿上以安定诸国之法相要挟,你怎知你所想之法便是正途?或许于朕眼中,于我朝衮衮诸公眼中,不过是稚子戏言而已!”
以为朱标是打算哄骗他安定诸国的法子,故而才如此说。
爪哇使臣默默站在一旁,倒也没有立即开口。
只不过蓝玉、李善长等人却压根不在乎,一个个相继看向朱标道:“陛下,想要安定诸国,朝会所做已然足够。”
李善长表情平静,淡淡说道:“陛下既已展露恩待诸国之心,又减免东藩岛关税,藩商必然心向大明。”
“倘若邻国诸国当真有意合兵进犯我朝,仅是他们朝中的商贩便不答应。”
“届时与我朝开战,藩商没了得财之法,势必心中怨恨。而商贾关系民生,与百姓密切相关。”
“大战既开,各国境内必是民怨沸腾。”
听到李善长这话,爪哇使臣眼眸微滞。哪怕他极力隐藏,可眼底却仍能看见点点惊异之色。
并非李善长所言之法与他心中所想完全相同。
实则乃是李善长所言之法,比他想到的法子要更加高明一些。
要知道,能够前来大明的藩商在他们本国之内,终究是有些本事,甚至有些还与他们本国朝廷交往密切。
一旦这些藩商从大明处得到巨量钱财,看到了好处。
这些藩商也断然不会愿意看到他们本国朝廷出兵进犯大明。
兵马强盛算的了什么?将帅高才,总有以少胜多之战流传。
大明与诸国合兵开战,也不能保证完胜。
可朱标安定诸国却并非仰仗大明强兵,朱标乃是以人心为城。
用不了几年,大明与远洋诸国的海贸日渐成熟。各国藩商即便是为了保护在大明所得的利益,他们也断然不会答应自己本国发兵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