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275章 刘伯温,去了(4/6)
下心头愤怒,朱标看向刘伯温,冷冷开口,“诚意伯敬重周文王,敬仰唐太宗,想来也应当明白,此二位圣君之名乃后人纵观其一生治政、治国,方追圣君之名。”

    “如今朕尤是年少,年岁仅过双十之数。”

    “朕之一生尤有大把光景,此时盖棺定论为时尚早。”

    “如此,你可还要劝谏朕舍弃西南粮仓?”

    “嗯”

    见朱标眸光郑重,紧紧注视着自己。

    刘伯温沉吟数秒,自然也能明白朱标是想告诉他刘伯温,眼下朱标正是青年进取之时,日后为政时日也有的是。

    也是想告诉他刘伯温,在朱标当政之时,能兼顾开疆拓土与发展民生。

    可在刘伯温看来,朱标自两年前亲率大军征讨北元,随后便又灭了高丽,定下横扫倭国的圣谕。

    如此用兵,纵然大明国力昌盛也力有不逮。而如今竟还想着对西南诸国用兵。

    于刘伯温而言,比老朱仁慈许多的朱标当真有做一代圣君的潜质。

    他也不愿看到朱标始终一意孤行,步了汉武帝那穷兵黩武的后尘。

    更不用说他刘伯温也是目睹了朱标的辛苦,仅是为了朝廷介入民间商贾一事,朱标刚从倭国抵达京师便连夜翻阅奏疏。

    同时还要顶住朝堂众臣劝阻的压力。

    倘若兼顾开疆拓土和发展民生,朱标只会比眼下更累,甚至掏空了身子,透支了寿命。

    刘伯温实在不愿看到朱标这位有着圣君潜质的新君帝王,因过分劳累,中道崩殂。

    深吸口气后,刘伯温迎着朱标的眸子看了过去,正色说道:“臣方才所言三思,求陛下开恩,准臣说完。”

    “说!”

    “谢陛下隆恩!”

    刘伯温郑重叩拜,转而严肃说道:“其一思,眼下大明当务之急,乃发展民生。”

    “元末乱世,豪强并起,民不聊生。”

    “百姓先是苦于前元苛政,后被各地豪强驱赶、奴役,人口十不存一。”

    “圣朝新立,百姓方得喘息,陛下便转战北元,灭绝高丽,横扫倭国,其后更是打算向西南诸国进军。”

    “臣以为,眼下大明当务之急乃与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