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句便也默默退出了谨身殿内。
不过刚走出谨身殿,紧接着常氏便收到了坤宁宫的懿旨。
“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见来人是坤宁宫的宫女,常氏示意她起身后,温声问道:“母后可是有何吩咐?”
“回娘娘的话,太后命奴婢禀告娘娘,娘娘乃大明国母,手上有凤印、宝册,还有懿旨。”
听到这话,常氏微微一愣,随即便对面前宫人道:“回禀母后,本宫明白了。”
语罢,常氏回身看了眼谨身殿内正伏案书写的朱标,随即便也下定决心,径直朝宫外走去。
若是依常氏的性子,哪怕知道刘伯温走后,朱标会略有不舍。
可朱标未曾明言,她却也不会自作主张,出宫挽留刘伯温。
只是眼下却也不同。
有了马皇后的允准,常氏自然乐意出宫留下刘伯温,如此也算是为朱标分忧。
诚意伯府。
见自家儿子也跟着自己收拾行囊,似是打算一并离京。
刘伯温猛的放下手中折扇,眉头紧锁出声教训道:“琏儿,陛下乃是特开恩旨,准为父回乡荣养,并非贬斥。”
“你既有官身,为何也一同收拾行李。”
“父亲,儿子是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不等刘琏说完,刘伯温语气很是不耐烦,当即打断道:“你所读圣贤书,并非是给为父读的。”
“你所有的才学,乃是为报效朝廷。”
“不能因为父还乡,你便也弃官不做!”
面对自家老爹的训斥,刘琏呆愣在原地,不敢出声。
可等刘伯温再次命下人收拾行李之时,却见刘琏竟又开始跟着一起装点。
“你”
“父亲息怒。”
这次不等刘伯温出声训斥,刘琏忙开口解释道:“儿子是想父亲回乡一路颠簸,儿子同行也能照应一二。”
“况且况且”
刘琏一咬牙,索性直接说道:“况且儿子于朝中不过从五品的微末小官,儿子也知自己才学不足以匡世济国,然而父亲却需要儿子侍奉羹汤。”
“故而,儿子打算向吏部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