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被困在深宫之中。其他两位皇子已经开府自立,我估计燕王也想这样,脱离深宫的束缚,有自己的府邸和护卫,这样就不会出现有人窥视、安插眼线的事情了。”
太子听后一惊,望向刘伯温。刘伯温会意地解释说:“有人私下自作主张在燕王的寝宫安插护卫监视,皇上昨天已经告诉我这件事。其实,当时皇上和皇后如果能够正大光明地处理此事,除了处死那两个护卫外,还应该对宫中一些人事安排进行批评,让你去道歉。这样,四皇子可能不会心存疑虑而变得那么极端。”
刘伯温继续说:“换了谁,在那个年纪,忽然知道自己身边的护卫有一个是太子兄长安排的眼线,都会怎么想?还有,如果你在那里遇袭,却没有批评任何人,那么换成太子你,估计也会把事情闹大。”
太子点点头,表示理解。刘伯温接着说:“其次,你要约束好身边的人,不得出现议论储君地位的事情,一经发现要严加处理。等他再大一点,结婚后,促成他早日就藩。这样,等他脱离众人的视线,很多事情就会慢慢平息了。”
这段对话显示了刘伯温和太子的智慧和深思熟虑。他们明白处理这种事情需要谨慎和策略,不仅要安抚燕王的心,还要约束好身边的人,确保事情不会进一步恶化。这样的对话对于维护明朝宫廷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昨夜。汤和在把蓝玉拉走。李善长去处理上午已经敲定的政务。而刘伯温则是要按朱元璋的意思安排御史进行弹劾。因为这已经不是深宫里的事情了,涉及到了顺天府、兵马司。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不由朝廷出面,会造成很多猜疑。既然朱棣敲响了登闻鼓。那么就要按正常程序处理。
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对最近宫中事件的看法。刘伯温深思后回答:“这件事情的起因可能很早就种下了。”当朱元璋向刘伯温详细描述了之前宫中发生的事情后,刘伯温深感震惊,他觉得皇上和皇后在处理自己子女的事情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刘伯温坦诚地说:“皇上,请恕臣直言,你和皇后做了一件大错事。”他解释道,“您错误地向四皇子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声望,有时候可以牺牲四皇子的利益。这不仅向四皇子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还可能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一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