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去了,自己的培养的接班人,也成长起来了。而这个接班人则是后来大屠杀的开端,胡惟庸。但是李善长也不敢马上辞,这不是告诉朱元璋,对手没有了,我就可以走了。李善长需要为胡惟庸奠定一些基础。
洪武八年,朱元璋招回徐达,他需要徐达坐镇金陵一段时间,协助自己协调内部一些事情。同时要把朱棣和徐妙云的婚事给办了。他也听马皇后说了徐妙云去看朱棣的事情以及徐妙云对朱棣说的话。对此也十分感动,把常氏和徐妙云对比,朱元璋真的无语了。后来朱元璋屡屡给予徐妙云赏赐,就是为了表扬她。
这一天,徐达回到京城,向朱元璋详细汇报了他在北平囤兵防御的情况以及加强边境防线的构想。朱元璋对徐达的计划表示了赞同和支持。他对徐达说:“朕和你从小就是好兄弟,如今更是即将成为亲家,真是亲上加亲。不过,如今的朝廷内部情况颇为复杂。刘伯温已经离世,李善长可能也有退意。只要胡惟庸能够独当一面,李善长就会退下来。淮西的势力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直至永远。”
朱元璋的这番话让徐达不禁感叹,淮西的兄弟们确实眼光长远。但同时,徐达也感到一丝不安。他虽然是淮西集团的一份子,但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并不深入参与集团内部的事务。他与淮西集团的其他成员仅保持表面的礼貌往来,真正交心的只有从小一起放牛的兄弟汤和。
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和那冷笑声,徐达背上不禁冒出一股冷汗。他深知,如今君臣名分已定,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行事。这已经不是小时候的玩耍,而是关乎权力与地位的复杂斗争。徐达决定,今后更要谨慎行事,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朱元璋在和他闲聊了几句,徐达也询问了下马秀英的健康,在得知身体健康有点问题的时候,也不由得有些担心,但是想着宫中的礼数也不好就此去看望,还有自己刚回京城,还没有去家里呢。朱元璋看出了徐达的担心,他告诉徐达只是马秀英只有些慢性疾病,不用担心,先回家去,改天马秀英再宣召他们进宫团聚。徐达听了也就放心了,随即告辞回家去了。
当徐达从宫中返回时,家人早已得到了亲兵的报告,并做好了迎接准备。他们热切地期盼着徐达的归来,因为他长时间在北平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