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股民的炒股日记 > 第 366章 大制造板块的闲聊(5/6)
到全球的15,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件。

    当中国制造业实现量的奇迹之后,目前正在创造一个伟大的质的奇迹。从量到质,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其中包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从中国智造到中国美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是要让中国成为原创科技的策源地,要集中火力对科技的城墙口展开饱和式的攻击,奋力走进科技的无人区。从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革命,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中国创造。

    从中国创造到中国智造,就是要在工业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时代的转型过程中,中国要紧紧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所带来的机会,努力抢占智能化时代的产业制高点。无人机、机器人、大模型、智慧工厂等智能化时代的新模式、新形态正在喷薄而出,也许在中美智能化竞争中中国还稍逊一筹,但时间会改变一切。

    从中国智到中国美造,就是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国产品不仅是“大”的代名词,而且也是“美”的代名词。中国人要通过自己的设计将科技和艺术完美的结合,提高中国产品的美感,塑造中国产品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制造业的内涵随之扩大。现实表明,除传统加工物质的行业外,还有两个行业也应纳入制造业的范畴:一是加工信息的行业,这是指与宽带、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加工和处理有关的行业;二是加工价值观的行业,即近些年来迅速崛起的文化创意产业。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基础,日益使边际成本下降、交易成本几乎趋近于零,社会分工更趋多元化等等,以致整个宏观经济社会生态架构发生了空前深刻的大变革。

    中国的制造业如何实现从oe到ob过渡?关键是要看在信息加工、价值观加工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新的突破,以及生产出了哪些具有原创性的信息、价值产品。

    要打破传统的“营销”观。生产的完成在于用户的消费,而不在于企业的销售。准确抓住消费者原始生态的消费信息,进而将企业的生产信息与用户的需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