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兴汉 > 第296章 朱儁唐瑁争税赋(3/6)
世之时还好,一旦无力供养,杀婴陋习便会滋生。

    如今,我考虑免去口赋,百姓自然会多多生育,此消彼长之下,可再兴大汉。”

    这一下,高帽子顶起来,我看你们群臣不跟上?

    果不其然,刘辩话音刚落,司徒卢植便站了出来,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圣明绝伦,实乃万民之福主。

    这口赋一免,实乃利民之良策,其好处不可胜数。

    百姓无需再为生子交纳口赋,那必然会减轻家庭的负担。

    如此一来,家境贫寒者也敢于生育子女,人口数量定会逐步增长。

    人口增多,则劳力便增多,荒地得以开垦,从前因人力不足而荒废的田地将重新被耕种,粮食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

    实际上,刘辩刚开始说那一句的时候,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附和,也是没有搞清楚天子是真的要减税,还是激动了随口一说。

    现在见天子是真的要永久废除口赋,那这种政治正确的事情,卢植又怎么能不大力褒赞呢。

    不然的话,要青史留骂?

    更何况,卢植也是真的有政治抱负。

    果不其然,随后司空马日磾也赶快紧接着说道:“陛下睿智非凡,此举乃是着眼于大汉的长远之计。

    口赋的免除,不仅能促使人口繁衍,对于百姓的民心所向亦是大有裨益。

    陛下仁爱之心,如春风拂面,百姓感恩陛下之恩泽,必将会更加忠诚于陛下,忠诚于大汉。

    民心所向,则国家根基稳固,这是比金银财宝更为珍贵的财富。

    而且,新生儿的增多,意味着日后可选拔的贤才也会更多,这将为我大汉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使得我大汉在各个方面都能蓬勃发展。

    陛下之英明,实乃千古罕见。”

    三公中的两位都发了话,管祭祀和教化的太常赵岐又怎么会落后,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陛下深谋远虑,免除口赋实在是一项高瞻远瞩的决策。

    陛下之仁德,如璀璨星辰照亮大汉。于百姓而言,这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希望。那些本因惧怕口赋而不敢生育的百姓,现在可以放心地养育后代。

    有小家方有大家,小家不稳,大家不宁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