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初的汉王才会提出“以发代首”的言论,因为惠文王不仅仅是王子,更是一国之本。”
“而如今大汉的国本是谁?是陛下。”
“大汉的太子是谁?”
“陛下尚且未曾有子嗣,所以下一代的国本根本无从谈起。”
“诸王乃是逆贼,怎么配成为国本呢?”
曹参的脸上带着嘲讽:“就算绛侯想要说,古时候先贤有兄终弟及这一说,可如今天子尚且年幼,怎么可能没有子嗣?就算天下真的未曾有子嗣,高皇帝的血脉尚有代王在世!”
“代王不仅为高皇帝血脉,更是难得一见的仁德之人。”
“难道还比不上这个逆贼么?”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冷色:“还是说绛侯觉着,在那几个逆贼当中有人可以称之为国本?”
“亦或者说您是对当今天子有什么不满?”
周勃站在那里,神色更加阴沉。
而这个时候,刘盈眼见局势不妙,当即笑着说道:“曹卿何出此言呢?”
“绛侯不过是这么一说罢了,不必将此事说的这么大。”
“绛侯定然没有这样的意思。”
这话里面有说曹参大题小做的意思,带着了些埋怨。
从刘盈的称呼中就能够看出来远近了,毕竟他称呼曹参为“曹卿”,而称呼周勃为“绛侯”。
曹参转过身子,看着刘盈轻声道:“臣不过是用绛侯的言论对绛侯罢了,也并没有说绛侯有谋逆之心的意思。”
他的神色更加淡然,像是不在乎这些一样。
“臣为御史,本就有纠正、弹劾百官言论之责,此乃臣分内之事。”
曹参的话也同样很简单,这是我职权之内的事情,陛下就不要干涉了。
他转移话题开口道:“陛下,此事不说,继续说之前的事情吧。”
“诸王谋逆,罪责当诛。”
“如今太尉陈得率兵在外,只要陛下有旨,三个月之内,可以将罪逆之国破灭,继而将这几国划归我中央之领域。”
“请陛下早做决断。”
曹参的身后,不少臣子再次跟风附和道:“请陛下早作决断!”
收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