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394章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中)(5/6)
有符合条件的,他都会举荐给天子,给他们“孝廉”的身份。

    这几乎是以“魏王”的身份承诺给这些人一个“未来仕途”。

    收买人心向来是华夏官员们、或者说华夏权贵们擅长的事情,毕竟这种事情很简单。

    缺钱的就给点钱,想要仕途的就给个机会。

    至于固执的?

    当个典型,打杀了就是。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华夏的统治阶级们玩这一套已经玩的很熟悉了。

    很快的,围拢在魏王头顶的那一片乌云便消失了。

    被杀的十几位大儒之中,有十位的儿子得到了“孝廉”的身份,有两位不需要孝廉的身份,但家中贫寒,所以魏王给予了大量的银钱。

    万金。

    这是一个足以将人砸晕的数字。

    而这群人中领头的那个、十分固执的那个呢?

    他悄无声息的在一次出游中死去了,死的寂静无声,好像是遇到了山匪。

    在得知这位先生死了的消息后,魏王表示十分哀悼和悲愤,他令上将军“许褚”率领五百虎豹骑,直接将那一块的山匪全部绞杀,一个不留,并且以数百山匪的头颅来告慰这位先生的在天之灵。

    于是,这个事情很快就结束了。

    除了因为当事人都已经放弃了口伐魏王之外,还因为另外一件事情的出现。

    元安十三年,天子诏令。

    那是一道又臭又长的诏书,其中有许多没有任何意义的赘述之语。

    翻译成人话就是这样的。

    “国朝选拔官员的办法已经许久没有改变了,变革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当年的秦国为什么能够从七个国家之中脱颖而出呢?除却因为陈氏的功劳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变革了官员的任命方法。”

    “朕思索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全新的选拔官员之法。”

    接着是一套写出来都会被当成水文的赞美之词,然后才说到了“九品中正制”。

    并且在诏书的最后表示,九品中正制度虽然施行,但是并不意味着孝廉的身份失去作用,恰恰相反,第一批被举荐为“品阶”的官员便是从孝廉的身份中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