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孔教三纲的伦理。
尤其是他们看到学生不像个学生一样,先生不像个先生一样,更是气得他们喘粗气。
陈寒组织了好几次翰林院的大儒们去参观自己的学院,气得这些个大儒们,个个当着陈寒的面就敢骂陈寒不伦不类。
因为他们看到在课堂里边,有些一个年纪
不过十五六岁的尼瓦匠,跑到课堂上去跟下边,又是商人、又是工匠、又是读书人的学生传授,
如何才能够把一面墙砌的平整,没有毛刺。
然后等他传授完了之后,下面这些刚刚还在听课的学生,
有个商人马上又站起来给大家传授,怎么样才能够节省成本,把利润最大化。
夏元吉他们在看到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的时候,也觉得十分的新鲜,
尤其是不以年龄而论,不以资历而论,不以学问而论,不以经验而论的教学方式,
谁都可以是学生,谁都可以是先生,更是十分的新鲜,
这些个学生们个个是谁都不服谁,
他们都想用自己所学所知去教育他人,
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
于是都一门心思地钻研自己的所长。
百家齐放在工程学院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诠释。
所以夏元吉是佩服陈寒在这方面的教育的,
以至于夏元吉现在越发的认同,陈寒将孔教三纲的一些顽固的观念打倒是正确的。
也正因如此,现在夏元吉依旧能和陈寒进行非常和谐的对话。
夏元吉听到陈寒说又要找他聊天,想也不想:“咱们到孟礼兄的坟前去祭拜祭拜吧,在那里聊一聊。”
陈寒欣然同意。
其实他也是想要去沈立谦的坟前,看看这位可以说是替自己挡下了刺杀的恩人。
毕竟沈立谦在陈寒这里的分量是相当的重。
两个人在锦衣卫高手的护送之下,来到了钟山。
这里不仅陈寒他们常来。
大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尤其是第一批学生,时不时的就会带着祭品以及带着大明工程学院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来到这里。
一方面是借着这里安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