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主要用途都是与活血有关,也对治疗痢疾什么有效用,近些年研究,发现还对某些血液方面的疾病或有奇效。
但后世的桑黄随着野生桑树减少,逐渐都变成了人工培养种,人工的效用自然不如野生,就如同灵芝和人参,一旦被人工化,功效就远不如以前。
更甚者,一些专家认为桑黄并不是单独的品类,而是一系列类似菌类的综合,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他们在山杨树上也培育出新品种,被称为“杨黄”。
只是,无论是人工培育的桑黄还是杨黄,价格都无法和早期的桑黄比拟。
80年代一斤野生桑黄价格也有两三百,价格最高的90年代,更是涨到了2000多一斤,算是非常高价值的中药原材料之一。
但桑黄这么贵,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不容易找。
桑黄生存的条件相对苛刻,桑树一般生活在比较阴凉的地方,可桑黄又要在向阳处才能发育,但一旦生长起来,又喜欢温和环境,不能暴晒,否则就会干涸。
在这种情况下,能成熟长大的桑黄本来就不多,关键山林里还有很多鼠类,鼬类,甚至一些鸟类喜欢吃它,这就让桑黄的成熟雪上加霜。
当然,除去以上原因,还有个至关紧要的因素就是桑黄在秦岭一般生活在海拔两千多米以上的位置,不像东北,海拔更低的环境就有存在。
这主要还是秦岭的气候要更暖和一些的缘故,不到一定高度,达不到桑黄生存条件。
而这种海拔的高度,一般人是不会上去的,费体力,条件恶劣不说,关键是山上还有许多危险,各种猛兽一般都汇聚在海拔高处。
没几把刷子,莫说搞到桑黄,怕是自己都会变为森林的肥料。
所以,综合来说,桑黄就像是人参,偶尔碰到就是发一笔小财,但想着专门去为采摘而采摘,那就需要专业的人,要不拿不下来。
“怕是不容易搞啊。”余秋堂叹息声,想想他如今没有装备,是山脚附近打点秋风还行,跑到半山腰,性价比不算高。
“好搞能找你嘛,我看你本事挺大,要不去试试,我到时候不收中间价,直接将你介绍给我老哥们,算是帮老哥一个忙。”
“真的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