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仿佛站在一面大鼓前,被狠狠敲了下鼓槌。
三人头皮皆是发麻,短时间耳朵只有轰鸣声,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
甚至就连地面,仿佛都被熊吼声震得开始颤抖,随着响彻山谷的回声不断共振。
余秋堂以前听过熊吼,但都没这次震撼,他五感强于普通人,受到的反馈就更重,此时只觉得头昏眼花,差点枪都拿不稳。
王浩峰则是被吼得目瞪口呆。
余秋江也面色苍白,紧紧握住侵刀的把,由于力气太大,手指关节全部变得煞白。
罢了。
余秋堂叹息声。
要想捕杀熊,还是想的太简单。
这个时候的熊,性情太猛烈,战力最强,又因为妊娠反应,更比平日凶残和容易狂暴。
本来就难搞。
关键是他还没有狗。
本来猎熊只有两种稳妥的办法,做陷阱和“圈熊”。
所谓熊的陷阱,肯定不是一般的套子,就像套獐子或者梅花鹿之类的食草类,只要将一条腿套住,它们就不可能逃脱。
这种简单的套索,对熊根本没任何作用。
它会自己解开。
不明所以的人,看到熊的身体非常壮实,还以为他很蠢笨呢。
其实根本不是。
它的智商丝毫不比肌肉差。
外加它的大几百公斤的蛮力,绳套基本无法奏效。
当然后世随着捕猎方法和材料不断改进,有些国外的猎熊人喜欢用钢丝做套,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然界的动物,基本都只发展肉身,没有点科技树,面对人类不断进化的科技,它们显然缺乏应对能力,所以才会在不断竞争中处于劣势,直到最后被彻底灭绝。
早期猎熊的陷阱都是深坑。
等摸到熊的生活轨迹后,会定期投放食物让熊吃,等它吃成习惯,警戒心慢慢降低,就会被引入陷阱里。
陷阱是上宽下窄,更像是盛装粮食的斗,一旦掉下去,任何东西都不可能爬上来。
然后再处理瓮中之熊。
这样的好处就是熊的身体很完整,熊皮没有损坏,能卖上好价格。
但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