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刺激时容易惊醒并作出反应。
晚上扎营时,余秋堂给余秋江趁机教授很多关于熊的知识,这样后面配合起来更安全,同时这些知识,若是不说出去,自己一个人装在心里也是浪费。
余秋江听的很认真。
只有听到想不通的时候,才会的询问原因。
后半夜,雪下大了,两人换着守夜,各自睡了半个晚上。
余秋江守夜的时候,余秋堂相当放心,这个堂哥总是给人很踏实的感觉,交代他的事情,他一旦答应,定是不会让失望。
果然,他半夜醒来时,看到余秋江双目炯炯,帐篷的边缘不能完全遮住风雪,他的头发和肩膀上也落了许多。
大黑和小黑子分卧两旁,安静地像似两位保镖。
它们俩长期放在于秋江那里,很多时间都是余秋江亲自喂,所以也都和于秋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只是狗子和猫还不一样。
狗子看人,往往是看第一眼。只要认准了是主人,那即使其他人对他再好,基本上也都不会改性子。
不像猫,谁给他猫条和罐头,就会对谁好。主人在他眼里不过就是另外一个喂猫粮的人罢了,远远谈不上忠诚,只要不嫌弃人类就算好的。
上山的时候,余秋堂专门把小狗装进麻袋里面,只露出个脑袋背在背上。并且将大黑的绳子牢牢绑在自己腰上。这样万一狗子掉下去,他还能拉住它们。
狗并不适合在这么深的雪地里面奔跑,若是山上捕猎的状,捕猎的条件都是这样。大雪时,狗子能起到的效果其实相当有限。
天亮之后,雪依然没有停歇。
余秋堂还是决定缓慢上山。
到了冬日,海拔三千米左右深山,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往往一场雪要下很多天,有时候甚至能下个把月。
这个时候,气候整体偏冷,所以下雪相对比较常见。等再过个几十年。天气整体变暖,莫说是山底下,就是山里也不会出现这种连续不断的大雪。
从铁龟壳到熊瞎子岭,其实并不好走。
远远看,好像铁龟壳爬上去就可以到熊瞎子岭。但事实上,在龟壳的边缘和瞎子岭的交际处,是有一个向下的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