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赶山狩猎 > 第222章 爆竹声声辞旧岁(2/6)
来多早。”

    余春梅对一脸泪腔的小东说。

    小东却憋着嘴,就要哇哇哇大哭,大人们的规矩是今天要早起,预示着一年好兆头,可孩子们只觉得睡觉被吵醒,就是天大的委屈。

    但孩子们的悲伤和快乐总是很短暂。

    很快,小东和大东都被小伟带着放炮而吸引,完全不记得准备回去补觉的事。

    小伟也很喜欢两个小表弟,非常耐心的保护着他们玩。

    而小云和春菊,则跟着余秋堂糊灯笼。

    荣城这边过年,必须要挂新灯笼,也就是俗称的“挂天灯”。

    早些年,每家每户院子里都会竖立一根高高的灯笼杆,矮的至少有七八米,高的话甚至有十几米。

    有点像是电视天线杆。

    塔顶上会留个滑轮,用引线垂落下来,每年大年三十这日将灯笼挂上去,过了正月二十三,再将灯笼取下来。

    后来,人们逐渐有了电视,需要接收信号,就会将天线和灯笼结合在一起,杆的作用变得更为丰富。

    再后来,开始出现钢铁的电线杆,那些制作电线杆者,也是充分考虑到老百姓需求,直接在天线杆上预留好灯笼扣,彻底解决问题。

    灯笼早每年三十这日挂,等到了天黑,走出村子,就能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灯笼,非常壮观,就像星星一样。

    灯笼是给过世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寄托着人们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希望他们知道,即使他们亡故,依然活在后辈的心里。

    不同于后世都买现成的灯笼,回去拉开架子便能悬挂,这时候灯笼需要用红纸一条条糊。

    俗称“糊灯笼”。

    每家每户都有个灯笼架子,平日里自然不会用,等到过年后这天早晨,会将架子拿出来,擦掉灰尘,然后将红纸剪成一条条,用浆糊粘到架子上。

    这个活,自然是要心细。

    一点都急不得。

    稍微一个不慎,就会烂掉,那就会前功尽弃。

    可偏偏三十这日,妇女们一般都忙着做饭,没有工夫做这种事,只能由男人做。

    但西北的男人嘛,大多都属于粗犷型,让他们出蛮力,一个顶俩,但让他们做这种灵巧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