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数目多了,质量就开始层次不齐,需要认真筛选。
即使乡里乡亲,或者是同村的邻居,甚至同族远亲,也还是有些人准备滥竽充数,明明知道这边的规矩,却还准备拿着不符合要求的鸡过来,企图蒙哄过关。
但他们是小看了米雅丽。
她养殖大范围的鸡不如林牧那般专业,但就家里养点鸡,可是门儿清。
一只鸡健康与否,多少鸡龄,下过多次年蛋,基本都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遇见滥竽充数的,她也不懊恼,只是会温和地告诉对方鸡不能收,慢慢地,大家也就发现余秋堂这个老婆可不好忽悠,慢慢冒充的才少起来。
按照原计划,余秋堂准备收购十几只公鸡,五六十只母鸡,但随着他认识林牧,信心增强很多,直接将数量翻了一倍。
公鸡搞到20只,母鸡直接提到一百只。
大概四五天的功夫,一共收到六只合格的公鸡,二十多只合格的母鸡。
个个都是很好的鸡。
尤其是那些公鸡,趾高气扬,鸡冠红红亮亮,身上羽毛油光闪烁,仿佛穿着七彩霓裳,两条大鸡腿壮实有力,跳跃起来灵动活泼,丢个篮球都能扣篮。
余秋堂看的也很开心。
就是要从源头上培养优秀的鸡崽子,那些歪瓜裂枣的鸡,要孵化出好鸡只能靠基因变异,几率太小。
“怎么样,满意不?”
夫妻两人站在鸡笼外,米雅丽笑着问。
“很满意,看它们个个精神百倍,美得很。”
米雅丽笑道:“可不是嘛,我起码挑了有一百多只,才好不容易挑选出来这些,你跟我来,我给你看看鸡蛋。”
米雅丽带着余秋堂来到鸡蛋存储的小隔间,这是专门隔离出来的地方,不见阳光,甚至风都吹不进来。
尽可能保证鸡蛋处于恒定的温度里,这样的小隔间余秋堂还要多做几个,除了储存鸡蛋外,更是要作为孵化的房间。
看到鸡蛋,余秋堂格外满意。
不愧都是挑选的好鸡,鸡中的战斗鸡,个个鸡蛋大的跟鸭蛋似的,拿起来沉甸甸,非常有质感。
“等凑到100个鸡蛋,我们就开始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