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由校玩弄着手中的茶杯,思索着谁能接任兵部。
现在,他看好的人都还年轻,没那个能力,兵部交过去,别说自己不放心,就是朝堂那关都过不去。
思索再三之后,朱由校才算是从在场之人中挑了一個出来。
“黄克瓒。”
“臣在。”
闻言,黄克瓒连忙出列。
“朕记得,神祖驾崩前,曾赞尔为安邦固本大臣,就由你接任兵部尚书吧。”
“臣领旨谢恩。”
黄克瓒听到由自己接掌兵部,也不意外,当即拜下道。
去年萨尔浒之败后,他短暂接任过兵部尚书,但当时萨尔浒篓子太大,他却是没那个能力兜底,这才迁的刑部尚书。
“兵部欠饷的原因,无非就是户部拿不出钱粮来。”
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朱由校才接着道。
“大明朝廷,无非就几座宫殿,几个衙门的事。”
“但内外廷的饭,是分开吃,还是一起吃,一直没个章程。”
“如今外廷的米不够,各部天天上书,想让朕把内廷的米拿出来,给外廷补上。”
“既然如此,哪朕就从内帑拿出五百万两白银,以资国用,帮你们平了今年的账。”
“臣等谢陛下天恩。”
听到皇帝要从内帑拿出五百万两白银以资国用,在场的大臣当即跪下道。
天可怜见,万历是个铁公鸡,从万历的内帑里,掏出白银可谓是比登天还难。
真没想到,这小皇帝如此大方,居然要一次拿出这么多来。
“朕的话,还没说完呢。”
见到这些人这么激动,朱由校后面就泼了一盆冷水过去。
“朕可以从内帑拿钱资补国用,但内帑的钱,要怎么花,是一定要有个规制的,也要有人去监督。”
“朕读史书,前宋之时,有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号曰计省,特意用来清账。”
“我大明,也该有个衙门,来特意将大明的账,盘一盘了。”
“自先帝驾崩,内廷收回矿监,内帑也就没了大的进项,仅剩皇庄子粒银和金花银能够维持内廷运转。这万历四十八年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