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最方便开采的铁矿,就是鞍山铁矿。
讲个故事,辽东缺铁匠,更缺铁矿。
导致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政策,历史,人文。
人文原因,朱元璋的开山伐是之禁,朝廷很少主动对矿脉进行开发。
以还在大宁府时的宁王为例,曾今上书给朱元璋,由于大宁一缺兵器,二缺工具,请求开发大宁附近的铁矿。
但朱元璋以百姓日子过的本来就苦为由拒绝,而问题则是通过让人从南方往大宁运粮的时候,顺便运些兵器、工具解决。
政策问题,就是卫所制了。
大明初立,辽东都司二十五卫,一百二十七个千户所,下辖百户所无计。
本来呢,按照编制,应该是每卫一个铁厂百户所,负责军备打造。
但由于辽东实在是找不到铁矿,有的卫就不得不与其他卫共用一个,导致辽东只有二十三个铁厂百户所。
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距离辽阳城最近的铁厂百户所在北方四十多里地的奉集堡,但编制上,该铁厂却是隶属于北方一百五十公里外的铁岭卫的。
而从宣宗年间开始,大明卫所制开始败坏,正经当兵的都开始拿不到足够的粮饷了,更别提隶属于卫所的工匠了,这就导致边军常常出现缺少军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经过商议后,最终只得由中央朝廷出面负责协调,为一些偏远诸卫提供军械。
而历史原因嘛。
其他地方找不到矿还能说的过去,毕竟由于开山凿石之禁,中原历朝历代里,就属明朝矿物开采量低。
但明朝的辽东找不到矿,真的就是当地都司衙门眼瞎了。
清末之前,整个东北都是一个未开发的红海区域。
隋朝以前,东北属于高句丽等异族,他们没那个技术开发。
唐朝时,这地方聚集着契丹人,整日里和李唐你来我往的互送温暖,双方一个没精力,一个没技术。
而辽宋时期,契丹人的核心利益区域在南京道,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附近,对于东北这块地方顾不上。
至于元朝,懂得都懂,那群人吃现成的很卖力。
但让他们自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