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周汝登等人。
诸派基本上都是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解,拿着王阳明的心学各种开创,突出的就是一个断章取义。
没办法,儒家的特性就这样,突出的就是一个万能染色剂。
只要你脸皮厚实,懂得营销,从其他学说中抄点儿东西,就能杂糅进去。
就单以“仁义礼智信”这儒家五常来说。
最初孔子提出的是“仁、义、礼”。
孟子对其进行了延伸拓展,变为了为“仁、义、礼、智”。
西汉时,董仲舒搞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又将这玩意儿给扩充为了“仁、义、礼、智、信”。
反正儒家是个框,什么都东西都能塞的进去。
“。。。真能分。”
听着刘时敏的叙述,朱由校忍不住以手掩面。
这要是再算上传到倭国的那派心学,这就八个学派了。
突然,朱由校察觉到一丝不对,放下手看向刘时敏。
“那个朕令其致仕的邹元标,学的也是心学?”
“回皇爷,邹元标是胡直的门徒,胡直是阳明先生的弟子欧阳德的学生。”
闻言,刘时敏当即就将邹元标的师承给报了出来,这些内容,都很好查的。
“哦,这样啊。”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而后就有些搞不懂。
他没记错的话,东林三巨头,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
其中顾宪成以怼心学为主,邹元标你个搞心学的,是怎么和顾宪成混到一起的?
这什么路子?
“去给朕打听打听,邹元标和顾宪成两人在学术上,都有哪些看法。”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答应一声,当即就向着外面走去。
看着离去的刘时敏,朱由校还是有些疑惑。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朱由校想不通这心学是怎么分的这么多的。
韩爌想不通皇帝为何在经筵上表现的那么“正常”。
那么正在内阁办公的毕自严就没什么想不通的了。
对于此次的经筵,毕自严是早有预料的。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