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来说早缴了,损失的是钱。
现在1187部在港岛的账上,每半年上缴后仍有不少节余,以便应对不时之需,他下一步计划是打算慢慢过渡到准时缴50,50延后一个月再缴,明年上面肯定会再加上缴金额,上面一加,他就会提要求,他的理由很充分,维持这么大的摊子不容易,不多准备点资金应急是不行的。
王飞一听老曾谈到粮食问题,也来劲了,道:“我们是从今年开始做粮食生意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无粮不稳啊,我查了历代的粮商,都是低买高卖,我看了商业部这几年的资料,每年都出口几十亿斤粮食,但是这种粮一直是靠天吃饭。”
“风调雨顺,那粮食就丰收,一旦出现灾情,那粮食产量就会暴跌,我认为我们现在的粮食安全做得不够,只有出口渠道没有进口渠道,是不利于粮食安全的。”
“而我们今年采购的小麦主要是为了生产军粮的,这个在南洋海运中卖得很火,出海的人带一点志愿军粮,东西不重,又不占地方,几块就能维持几天的基本生活,有水就烧开了泡着吃,没水就干吃都行,主打就是一个方便能饱肚子,很受出海人的欢迎,很多船员都买,一些远洋打渔的也买,听说现在只要是远洋的乘客也都买一些备用。”
老曾却是抓住了重点,道:“你对明年的丰收不看好?今年报纸上的消息各地都大丰收了啊!”
王飞很谨慎,很认真很小心地道:“正因为丰收,我们才要大量采购,因为这几年不光是我们,加大拿、澳洲、美帝那边也是大丰收,大丰收就代表粮价低,对粮商来说粮价低就是买进的最好时机,我们现在有了压缩军粮,存储时间大大增加,几乎没有浪费的,减少了风险,这压缩军粮的利润也不差,哪怕一时间卖不出去,也能当战备粮存储着。”
老曾道:“我们荣军院的加工厂,好像设备也有一套吧,老李,我们也弄一批生产压缩军粮吧,这个粮食安全确实有必要。”老曾是个老革命,不知道是那些年饿怕了,还是察觉到了些什么。
李院长沉默了一会,他不知道老曾怎么突然管起具体事务来了,这不是他财务的本职工作啊?
王飞接着道:“院长,我同意,港岛的工厂生产不过来,东西不够卖,包装也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