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简无法威慑劝说秦穆公退兵,因为这次战事的起因是晋惠公三番五次不讲信义,所以晋国理亏。
而秦国人则是憋着一口气,所以理直气壮,军队士气高昂,势必要击败晋国报仇。
所以这场仗没法打,晋国必输无疑,于是韩简回营向晋惠公汇报道:“君侯,微臣秦国前去会见秦君,秦穆公不肯退兵。
以微臣观察,秦军的战车和人数虽然没有我军兵车士卒多,但是他们秦人气势士气比我军高出许多,只怕这场仗不好打。”
晋惠公问他这是为何?韩简道:“主公先前流亡梁国,此后又依靠秦国势力帮助,才得以回国执掌君位,国君却背弃割地盟约,视为无信。
再后来晋国饥荒大难,又得到了秦国支援的粮食,从而使晋国度过灾荒,秦国有灾,国君不但没有知恩图报救援秦国,相反却“趁饥发兵”,视为不仁不义。
数次受人恩惠,却无一次报答。秦国君臣百姓因此感到义愤填膺,这才派兵来攻打晋国。
如今秦人被国君不仁不义之举激怒,所以秦军上下一心,都在责备国君背恩负义,他们的士气又何止高过我军十倍!”
晋惠公听完韩简之言,脸色不悦道:“韩简,你这些话怎么和庆郑一个调调,你怎么也能说出这种对国君不敬之言?
你是不是和庆郑一个鼻孔出气 ,想我晋国勇士数万,兵车如云,我岂能怕了嬴任好。
全军听令,我明日定要与秦军决一死战!。
次日,晋惠公召集晋国三军准备和秦穆公大战,于是战前命太卜郭偃占卜吉凶,选择自己的车正卿和护卫车右卿。
郭偃占卜显示,众将都不适合做国君的车正卿,只有大夫庆郑可以担当此任。
晋惠公一听就急眼了,心中暗自思忖:“这庆郑和太仆郭偃向来交好,这郭偃一定是借助占卜,替他的好友庆郑说好话”。
于是晋惠公道:“庆郑处处向着秦国,我让他驾车,他再把我送给秦君怎么办?我怎么敢让他担任车正卿和车右护卫”。
晋惠公于是便任命贾仆徒担任车右卿负责国君安全,任命郤步扬为车正卿负责驾车,率军前往韩原迎战秦穆公。
晋惠公抵达战场后,立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