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因地制宜,这个思路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只是局限于一个县,一个市,这样安排或许可以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来,但是要放在一个省,甚至放在全国来协调这个经济发展政策的话,你认为国家又该怎么去布局呢?”
刘纯生一上来,就抛出来这么大一个问题。
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布局,这是自己这种厅级干部能够参与的事情吗?
不过领导既然问出来了,显然是想听听自己的想法。
更何况,刚才刘纯生也说了,他也是从郭正邦那里提及过自己的。
这个时候,只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领导能够听进去一些,这对于大夏的未来,说不定也能够增加一些机会,少走一些弯路。
想及此,周鹏飞便结合着自己两世的记忆,一边分析,一边讲述,这一讲就足足讲了半个钟头的时间。
期间,有好几拨人过来,试图想要提醒刘纯生时间的问题,都被刘纯生挡了回去。
直到周鹏飞讲完自己的观点,刘纯生这才说道:“鹏飞同志,党校后勤处的同志,已经催我们过去用餐了,走,我们边吃边聊!”
党校食堂的餐桌上,刘纯生,还有一位党总办公厅的领导,一位书记处的领导,另外则是来自国家党校的两位副校长。
餐桌上,刘纯生针对周鹏飞提出来的观点,每一项都问的很细致。
周鹏飞的观点,概括起来,也就几点。
头一项就是关于国际技术竞争方面的未雨绸缪。
上一世的时候,一直到建国同志上位,国外才开始对大夏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展开围堵,甚至不惜使出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来,就为了不想看到大夏的经济发展太稳定。
这一世,因为周鹏飞的一些动作和提醒,国内不少科技类企业,尤其是微电子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优势,已经远超周鹏飞上一世的水平。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鹏飞才更担心,西方那些对手,会不会提前启动针对大夏出口经济的制裁。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大夏技术封锁和制裁的套路,周鹏飞很清楚,虽然不能确定这种封锁的政策什么时候会来,但是提前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