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277章 飞机交接(三)(1/3)
    西北飞机制造厂的几位领导一番商议后,想着能否借着林毅这个大客户,顺便把客机也推销出去。毕竟林毅这个大土豪在国外的人脉和能量众人皆知,也都听说了他订购了超过 10 万辆卡车和越野车要卖往国外。

    虽然他们都不清楚林毅的客户来自哪个犄角旮旯的,但总归是卖出去了。说实在的,这些造飞机的还真有些瞧不上造汽车的,毕竟行业内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所以,当林毅前往西北飞机制造厂催促生产进度时,领导便提出了这个想法,而林毅想都没想就直接同意了,弄一些客机回去卖对他而言也不算什么大事。

    其实,国内民航早在北洋政府时期便开始发展。那时,航空事业在华国犹如一颗刚刚破土的新芽,虽有发展之势,却面临诸多困境。北洋政府精心筹划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五条航空线路,描绘着宏伟的民航蓝图。

    然而,两个航空管理部门职权不清,相互争斗,使得这些美好的规划大多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不过,他们也开设了一些空中游览专线,比如从南苑机场起飞,能让人们从高空一览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的京城上空游览线;还有在夏季,连接北京与避暑胜地北戴河的客运观光航线,以及北戴河本地的海景观光航线等。

    但这些航班所使用的多是欧洲各国在战争中淘汰的旧货,不仅运营成本高昂,票价更是贵得离谱,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承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坐飞机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随着南京g政府的成立,民航客运迎来了新的曙光。1929 年,沪蓉航空线管理处正式成立,这是华国第一个完备的民航运营机构。他们购置了史汀生 s - 1f 型小型客机,开启了上海到南京的客运航线试运营。

    飞机不大,每架只能容纳正副驾驶 2 人以及乘客 4 人,可在当时,这已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开端。票价为 26 银元,虽说也不便宜,但相比北洋政府时期的空中游览,已经亲民了许多,因此吸引了不少人踊跃购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飞行里程就达到了 15 万公里,载客量也有 1200 余人次。

    同年,华国航空公司也宣告成立,它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合资,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航线不断拓展,先后开辟了沪平线